✏️“阅读”那点事儿

北京西海

阅读电影|2021-11-23|最后更新: 2023-6-22|
type
status
date
slug
tags
summary
category
password
icon
从前作家留下的是一堆堆手稿,现在留下来的是一堆硬盘。曾经因为要考虑键盘的字母在哪里,影响思绪,现在拿起笔也许提笔忘字。

电子时代的阅读

为啥说阅读,而不是读书呢?当下阅读屏幕的时间要远远大于书籍,即使你仍然觉得读屏不如读书。碎片的阅读时间,把阅读微信的时间算上,阅读屏的时间会远远阅读书的时间。书只是一种介质而已,真正关心的还是内容。
碎片化的阅读时代,对注意力和理解力的挑战成倍增加。选择过于容易、过于多样时,挑战远远大于收获。
移动端的阅读时代从3G时代就开始普及,尽管视频、音频不断侵蚀着我们的时间,文字依然是主流的信息传播载体之一,只不过文字的组织方式随着媒介的变化不断地进化着。移动网络时代,阅读的时间、载体、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最明显的就是,阅读手机的时间应该遥遥地排在第一的时长,碎片式的阅读也是最普遍的形态。如果这种阅读没有一定的聚焦,时间将都会耗在内容提供方的黑洞里,毕竟信息的组织者是有他明确的目的的,就是“流量”。
notion image
郑釜摄影

退化的阅读能力

回想一下,我们会不会有以下阅读习惯:
1、只读标题。根据已有的认知自动填充标题之间的逻辑;
2、只读短文章。目前无论是头条和微信公众号,作者都会针对于阅读时间优化;
3、被投喂。在一段时间里主动或被动阅读一类文章;
4、只读自己懂的内容。在移动端,毕竟阅读体验不是第一选择,难懂的自然跳过;
长时间的碎片阅读,很可能会伤害阅读的能力。看见认知以外的长文章,很难静下心来阅读;看到大部头的书籍,会想知道到底要花多久读完,甚至想尽快看完,以至于非常容易前功尽弃。如果大部分感觉重叠,恭喜你,很可能需要对抗自己近期的阅读习惯,甚至花时间重建通过阅读获取知识的能力。
 

屏幕阅读下的严肃内容生产者

就手机来讲,在平时使用的软件里,如公众号、头条、新闻等APP当中,有很多值得关注的内容生产者,也许他们不会经常盛产10万+,但他们基于一定立场的分析和内容组织,是新知识很大的即时来源。这种信息组织的即时性也是非常大的价值,但内在的逻辑需要你通过连续的阅读、甚至笔记,将内在的逻辑梳理清楚。
 
经过一段时间的体验,高质量的内容提供者(仅限于笔者经常使用的APP),有以下几个来源:

1、专项领域个人公众号。

这种一般主体都是个人,商业目的也不是很明显。更多的是一种思考、记录、表达。可以从其中看到作者的思考轨迹,如果恰好作者写作的领域与你感兴趣的内容重合,恭喜你,中奖了。也有很多笔耕不辍的写作者,在寂寞的书写了相当长的时间以后,重新整理出书,这种不在少数。但个人公众号的表达需要作者长时间的沉淀和思考,对内容的深度和更新频次不能期望太多,如果认定这个作者,大概率要容忍不定期的更新甚至某篇文章质量达不到预期的情况存在。
如果可以保持相对高频的更新,往往作者在这个领域是一位“专家”,公众号是不定期分享工作中的一些技能、思考、收获。
这种公众号在流量大增之后,很可能会有一些商业手段的跟进,至于内容是否依然还对你有用,就另当别论了。一旦商业化之后,毕竟要照顾到大部分读者的需求,内容自然会更大众化一些,毕竟要考虑普遍意义上的大众认知;

2、专业机构的公众号。

专业机构的公众号,有一个非常大的好处,它很可能是一个线下商业机构的宣传阵地。这种商业机构一般有专门的研究机构或者大量的专业领域的工作人员持续产生内容,某种意义上这些内容是正常商业行动的副产品。为了将流量私有化、在领域内的形象专业领先,这些商业行为过程中的内容频次稳定、质量稳定,是某个领域信息获取的非常好的阵地。
目前我关注了一堆这样的公众号,不断地新增、淘汰,形成了某个领域大致的信息来源。由于具有一定的专业属性,这些文章的长度有时候会很长,内容读起来会比较费劲,但对于认知的拓展会有很大的帮助。是否值得硬着头皮读下去,就看读者自己的需求了。

3、微信阅读APP

中国人做服务的能力一定会超过美国人,微信读书做中文阅读世界里超过Kindle只是时间的问题。
如果把Kindle里面装个微信阅读APP,绝对比Kindle本身好用的多。毕竟Kindle的版权是基于单个文件的授权,还是“购买”的概念,买了一个电子文档,属于你个人的电子文档,只不过你可以从购买者中可以无限次下载,但不可以再分享。
微信阅读APP生于移动互联时代,天生可以用“订阅”和“免费”的状态让用户面对无限本书籍,供读者来选择,理论上给读者无限的选择空间,要求作者对于“无限”的内容有更强的选择能力和阅读定力。
微信阅读还有一个附送的能力,就是把一切公众号里面的内容和微信阅读APP内的书籍变成“有声书”,可以在大量无法阅读的时间里,把内容消化掉。比如走路、一个人独自开车上下班的路上,这样可以极大拓展阅读的时间。很多公众号的文章就是在上下班路上的堵车时间消化掉的。

4、一些专业领域APP的公众号

罗胖的罗辑思维开拓了一个知识付费的新赛道,而这个赛道也在不断进化和深化。
比如在投资领域新崛起的一些APP,在某个领域上都会有自己的专长。一般这些APP的公众号的内容,都是APP中的精选,即使不是需要付费的“最精华”的内容,也是质量上乘,毕竟公众号是APP的流量入口之一。这些APP的年费一般价格不菲,所以公众号的内容质量也有保障。这些公众号一般每天会不止一篇文章,后面折叠的一系列文章,也有很多宝藏可以去挖。
这些专业投资领域的APP公众号产生的内容,很多会有交叉,同样的事情会有不同的视角和观点,甚至还有观点相左的时候,但一般都会有“严密”的逻辑来论证,恰好也是了解不同视角和思考方式的窗口,毕竟同样的市场现象,也会有不同的结论。

5、朋友圈

虽然朋友圈的阅读率一直在降低,快要沦为了另外一个“电商集市”,好在腾讯没有做销售平台的基因,否则朋友圈会变成另外一个淘宝。即使这样,至少我的朋友圈里面还有几位坚持分享思考和内容的伙伴坚持不懈地用朋友圈当成“笔记”,分享着他们的阅读内容,而且是长期地坚持在某个时间段(比如早上5:00左右)集中阅读集中分享。
虽然朋友圈的内容过于嘈杂,不会每天都有机会看到这些朋友分享的内容,但总会不定期地去温习这个朋友的朋友圈,能看见他的阅读、思考。

6、电子书籍

网上电子书籍的资源越来越多,尤其是PDF,有一些网站会相对专注于某一类书籍的分享。这些PDF有些是非常非常新的内容,是购买纸质书籍前很好的一个决策参考。虽然貌似PDF可以省钱,但读起来还是纸质书毕竟顺手,另外对于交叉阅读,书架上的纸质书找起来还是容易。用搜索得来的东西,即时满足之后很容易忘记。电子文档一直存在电脑里,大部分跟已经删除了也没什么两样。
如果一本免费得来的电子书足够吸引你,建议还是补一张“门票”,去买一本纸质书,支持一下作者,也将纸质书可以分享给其他人传阅。能够读一本书,在当下的环境里,已经是一件很奢侈的事了,跟看一个短视频、购一次物相比。如果NTF的普及成本无限降低之后,有版权信息的电子文档,无论经过多少次交易,版权所有者总会收到一笔应得的收益,也许这一天不会很远。
notion image
郑釜摄影
 

体验过的设备

1,iPhone,这个不用多解释,日常手机阅读;
2,iPad,彩色杂志、报纸的PDF还是要靠它去解决;
3,海信墨水屏手机,由于刷新频率的限制,除了看书、打电话其他基本无法使用,静心神器,可以作为备用机。
4,kindle,还有按键的kindle时代就用上了,虽然现在有触屏了,总是怀念当年的翻页按键;
5,Sony电子纸,最新的玩具,阅读黑白PDF神器,缺点是其他什么也干不了;
 

尾巴

其实,阅读的尽头是写作和演讲,只有能输出,内容才真正会内化。
Loading...